熊希龄(1870-1937年),字秉三,凤凰镇竿镇(今沱江镇)人。光绪十七年(1891年)应乡试,中举人;光绪二十年(1894年)中进士,授庶吉士。宣统元年(1909年)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,次年任奉天盐运使。辛亥革命后,拥戴共和。袁世凯窃居大总统后,熊希龄历任财政总长、热河都统。民国二年(1913年)8月任内阁总理。他在政治上贯彻资产阶级法治,建立“真正共和国”;在经济上提出了改善财政、繁荣经济的一系列计划。这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大相径庭。熊、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,熊遂于民国3年(1914年)2月愤而辞职。1918年创办香山慈幼院,曾任中华红十字总会会长。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熊由北平到上海,负责战地救护工作。上海沧陷后,欲取道香港返内地,1937年12月5日病逝于香港,享年67岁。